欢迎光临甘肃省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网站   今天是: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工作动态 - 中心要闻 - 详细  
点滴蜕变,相伴成长
日期:2024年10月18日 浏览次数:308 字号:[大][中][小] 视力保护色:

亦师亦友传嘉道,为学为业立根苗。经过一年的磨砺与淬炼,我从开始的“初窥门径”到如今的“渐入佳境”,师傅们的引领,不仅传递着知识与技能,更承载着情感与责任,不断的交流与实践,助我业务有进益,心境更见成长。

我有一个师傅是公路“美容师”

初次完成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后,我怀着好奇与憧憬的心情,乘着养护车辆抵达工作现场。看着一路车辆掉落的泥沙、路肩随清随长的杂草、边沟成堆丢弃的垃圾...同事们纷纷扛着铁锨、提着垃圾袋、拿着钳子干得热火朝天,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铲着桥面砂石。师傅是平川段养护工区区长,经验丰富、沉稳坚定,看我笨拙又缓慢的样子,他亲自给我示范如何拿铁锨不会让手磨出水泡还又快又稳,教会我根除杂草要用铁锨的巧劲,整修边坡要用铁锨面抹平,用扫帚清理石子时要借力...我目睹了辖养的公路日复一日保持着整洁美观,掌握了公路养护业务流程和养护施工作业规范...夏天,我们顶烈日,在高温下开展养护工作,皮肤晒得黝黑发亮,豆大的汗水浸透着衣裳;冬天,我们战严寒,在深夜、在黎明,雪情就是命令,保畅就是责任,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守护公路安全畅通!在与工区师傅相处的那些日子,我感受到了一个行业的责任,体会到了一群公路人的担当,那一条条通向远方的路,在我的心中变得庄严肃穆。

我有一个师傅是公路“好医生”

“登录‘互联网’+道路养护平台,将近期的巡查记录、病害登记、维修记录、验收记录都汇总成小修通报单......”这是我的小修保养技术员师傅指导我整理养护资料的工作场景。日常工作中,师傅对公路“疗伤”的每一条裂缝、处治的每一处病害、维修的每一个交安设施都了如指掌。每年三月都是路面开槽灌缝好时机,他都会重新学习灌缝操作流程、技术要求、安全作业规程等,随着施工队一早出发,在作业现场详细记录下灌缝胶温度、开槽深度、宽度等数据,细心整理维修档案。记得有次灌缝胶脱落,路面裂缝并未成功“愈合”,师傅仔细观察,寻找原因,发现是由于地表温度过低导致材料粘接性能下降,随即重新测温灌缝,填写相关数据。“每日的巡查、检查记录要做到完整准确,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,必须保证维修一处、成功一处。”师傅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工作日志,他严肃、认真、负责的工作态度,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,让我深深感悟到,公路人是在护路,更是在筑梦,一个关于安全、严谨的公路梦。

我有一个师傅是公路故事的“传播员”

刚到新媒体工作室时,我时常因为工作经验不足、专业知识欠缺而感到手足无措。在如今师傅的言传身教下,从最初的稿件无思路到日常撰写,从拍摄画面杂乱无章到独立制作视频,我们在幕后用镜头和笔触,记录下公路人的感人瞬间和无私奉献精神。“7.22陇南”水毁灾害事件中,我们通过抢险一线通讯员采集的素材,在师傅的指导下,捋清宣传思路,策划宣传专题,撰写宣传稿件。初稿成型后,师傅会多次反复修改,指出这里缺少意义落脚点,那里语句逻辑不通,每篇稿件都是在师傅和我的一次次打磨推敲后才得以发布。师傅总是强调,宣传稿件作为讲述公路故事的载体,要注重真实性,每一个文字都需慎重对待。每次有拍摄任务时,师傅都会详尽叮嘱“记得空镜拍摄”“多用特写手法”“使用前挡拍摄增加画面生动性”...即使工作效果差强人意,她也始终保持着耐心,不断给予我鼓励,一次次地悉心教导。我意识到,公路人的工作除了护路筑梦,还要建起连接人心、传递温暖的桥梁,传播公路声音,让公路人热爱公路养护事业,让社会各界支持公路工作。

时间之河川流不息,薪火相传接续奋斗。在这条铜城公路上,一位又一位的公路师傅用“导师带徒”“传帮带”传承着属于公路人的价值追求,点滴无声,经年累月,在无数个“一起”的日子里,师傅们亦师亦友,默默耕耘,展现着公路人认真负责、勇于担当的工作面貌,书写着为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不懈追求。(夏云飞)


【推荐给好友阅读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返回顶部】  
 
Copyright © 2012-2021 甘肃省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主办:甘肃省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技术科    主管:甘肃省白银公路事业发展中心
地址:甘肃省白银市水川路144号  建议使用1920*1080分辩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