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云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,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”,“师带徒,传帮带”是公路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法宝,来到靖远公路段,我就遇见了我的师父,她是一名党建干事,平时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,总是耐心地指导我,让我快速适应环境熟悉工作。
心与新的碰撞
“党建工作看似简单,实则活杂且细,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。”这是师傅常说的一句话。记得有一次,我做党建的资料的时候,放错了资料盒,犯了很基础的错误,然而她并没有责备我,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说“干,我们就要认真干,一项工作做完后,再来个回头看,仔细检查检查,这是我们做党务工作必须具备的”。通过这件小事之后,也给我敲响了警钟,工作中时千万不敢掉以轻心,要留心观察,及时学然后知不足。在她耐心的指导下,作为“新”手的我,渐渐地对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技与术的传承
面对细小琐碎的工作,有时候会无从下手,于是,就有了她给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标注,就有了以教促学的生动实践;我的师父就化身“多面手”,成为我工作中的“供给站”。从公文的格式到会议的记录,从“三会一课”的准备阶段到最后上传,从工作技能的教授到工作经验的分享,一次次细心的指导,一次次经验的分享,一次次耐心的解答,一件件事情的叮咛,为了让我能够在有效的时间掌握的更多,成长的更快,她每一次都是让我先做完,然后她再指出我的问题。师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择一事、终一生的格言,也是我学习的榜样。
师与友的转变
第一次见她,印象特别深刻,是初来靖远公路段的第一天晚上,她主动到宿舍来询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或者什么不懂的,都可以来问她。平时,我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,她都可以答疑解惑,所以她不仅是我的师傅,也是我的朋友。
时间如白驹过隙,不知不觉,我在靖远段工作已三个多月,从入职培训到现在,每一天都让我有所感悟、有所成长。而我的师父,她对岗位的坚守,更是千千万万个公路人的缩影。她,她们用踏实、敬业、担当,诠释着“公路人”这个称号。未来,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公路人用“师带徒”“传帮带”的形式传承了“团结协作、创新进取、敬业奉献、甘当路石”的甘肃公路行业精神,为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。(李 峰 张雅婷)